疫后重启,权益资产有望重受青睐
炒股就看,疫后重启权威,权益青睐专业,资产重受及时,有望全面,疫后重启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权益青睐
2023年居民消费、资产重受信贷及就业有望扩张,有望带来中国经济复苏。疫后重启
回顾2022年,权益青睐国内疫情封控、资产重受“烂尾楼”风险,有望海外俄乌冲突、疫后重启美联储加息,权益青睐造成A股风险偏好与企业利润下行。资产重受随着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措施调整,“金融16条”及“三支箭”政策出台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中国央行宽信用路径将被打通。
2023年居民消费、信贷及就业有望扩张,带来中国经济复苏,中国权益资产有望重受青睐。
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温和复苏
2022年中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烂尾楼”风险、海外需求回落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2022年虽然有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国经济依然持续处于“强预期弱现实”。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中国经济要实现“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深刻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二十大报告等文件指引下,2023年政策将更多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可能有三个推动力量。
第一,恢复与扩大国内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重回6%附近。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约在55%,其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约40%,消费对中国GDP增长有核心影响。2022年中国消费不及预期,主要由于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3~6月上海疫情暴发,中国消费增速4月一度下降到-11%,9月后疫情又在全国反复,消费再度震荡下行,11月中国零售同比-5.9%。随着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以及对房地产的政策支持,中国居民消费增速有望回到6%附近。
为什么看好居民消费复苏?主要原因是预期2023年居民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将恢复。
消费意愿方面,疫情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变量。从海外经验和数据看,新冠病毒致重症与致死率比较低。中国也调整了疫情管理政策,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改名为“新冠感染”,同时将“新冠感染”归为“乙类乙管”。疫情政策调整一方面意味着病毒的杀伤力在减弱,另一方面意味着物理上的出行管制放开,这两点有利于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消费能力方面,当前中国居民储蓄率较高,此外利率下行,有利于居民消费复苏。尽管如此,消费能力最终还是要看居民就业与收入。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以及房地产托底政策出台,将有利于服务消费及地产行业就业与收入增长。另外在1月6日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2023年将有促进共同富裕大力度的举措出台,并强调政策将聚焦做大“蛋糕”与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第二,房地产投资预期企稳回升,增速预期-2%~-4%。2022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投资12.4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23年房地产投资在地产政策支持下预期企稳回升。建安设备投资(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具购置)与其他费用(土地购置费是主要部分,约占85%)是房地产投资的主要构成,占房地产投资比重约65%和35%。我们可以从房企新开工(领先建安投资约6个月)与拿地增速来跟踪房地产投资增速。在销售趋稳的情况下,预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回升至0附近。
第三,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中国出口增速可能逐渐低位企稳。出口对中国经济及股市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影响民营企业就业与收入,另一方面影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可能放缓,中国出口增速可能逐渐企稳。此外,中国向东盟及金砖四国出口占比超过24%,逐渐接近向欧美出口占比(30%~32%),且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在逐渐提升,这也使得中国出口下行空间预期有限。
A股注重科技+消费
权益市场走势取决于企业利润、估值与风险偏好,对应跟踪指标包括国内PMI、社融增速以及海外环境。2022年中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提前下发3.65万亿元专项债,货币政策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但截至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仅10%,制造业PMI48,远低于预期。回过头看,疫情封控叠加房地产“烂尾楼”风险是2022年宽信用“堵点”。
2023年展望权益市场估值与利润修复,有理由修复到3600~3800点一带。主要逻辑包括:
2023年疫情解封有望打开宽信用“堵点”,居民消费回升带动经济复苏。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经济活动及消费信心将逐渐回归,这对于上市公司利润及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是友好的。我们可以从出行、观影等高频数据来观察到消费修复。
美国经济预期偏“软着陆”,中国出口增速逐渐见底。中国经济有较强的出口依赖倾向,这缘于过去“出口-地产”的循环增长模式,过去中国A股与出口相关性较强。随着中国出口增速降低历史同期低点,叠加美联储加息在2023年上半年预期见顶,预期2023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速将逐渐企稳回升,这有利于A股企业利润见底回升。
美联储2023年加息见顶,逐渐有利于成长股估值回升。从过去经验看,美股下跌低点大部分在“末次加息之后,首次降息之前”。当前市场预期美国通胀2023年5月降低到4%~5%,届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到达5%高点,美联储加息见顶,美股预期走强。此外,美联储加息放缓给了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预期2023年央行依然会有1~2次降准+降息,支持房地产及消费的复苏。2023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温和回升到10.5%附近,有利于成长股估值抬升。
从结构上来看,2023年科技(军工、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和消费行业可能跑赢大盘。
看好科技行业逻辑主要包括几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强调科技独立自主。二十大报告和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安全都被当做当下经济发展一个重要主题。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与安全并举”。在此背景下,中国政策将更多围绕发展独立自主、科技自立自强。
第二,美债收益率下行预期及中国宽信用政策,将导致科技股估值与风险偏好抬升。从过去经验来看,生物医药、军工、半导体指数与美债收益率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第三,中国制造业有规模与成本优势,也在实现新的扩张与升级。2023年中国将开启新的产能周期。这一点其实从2020年开始已见端倪,随着这几年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具备环境与条件。
看好消费行业修复逻辑有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消费依然有很大修复潜力。疫情前中国消费增速在8%附近,对应GDP增速在6%附近。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0.1%,远低于潜在消费水平。从修复空间看,消费回到正常水平是提振GDP增速的关键。
第二,疫情管控放松后消费场景重建。我们跟踪航空出行、观影餐饮等数据,1月以来各地已经逐渐恢复消费。当然消费反弹高度有待进一步观察,一方面需要观察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病毒变异相关数据依然是关注重点。
(李海涛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企业家学者项目副院长,林锡系长江商学院研究助理)
杭州女童电梯坠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吴秀芳获刑一年,缓刑两年
2023年5月18日上午9时40分,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秀芳过失致人死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人吴秀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吴秀芳从事保姆工作多年 …
周围医生谈起刘翔峰:属个别事件,还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医生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找不到癌细胞就切除胰腺”“无病按有病治疗”“诱导病人做手术”......被举报“医德败坏”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有了最新通报。8月25日,长沙市纪委监委发布信息称, …
政策助力先行先试 上海临港加速奔向氢能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费心懿 王雪 上海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下称临港)氢能产业发展,8月26日,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 …
国家发改委:着重引导企业将募集资金优先用于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办法》提出外债用途正面导向和负面清单,着重引导企业将募集资金优先用于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8月26日,国家发改委就《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 …
- 最贵摩托车排行前十名--国产摩托车前十名排行榜
- 自贸试验区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聚焦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配套制度创新
- 美国芝加哥一所高中附近发生枪击事件 致4人受伤
- 电价飙升!美国约2000万户家庭拖欠水电费
- 中国牛奶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牛奶排名前十名有哪些品牌?
- 光伏新政出台 基金经理向中下游“寻宝”
- 雄安新区雄东片区首批安置房交付 容纳约3万人
- 隆基绿能上半年净利增三成 海外业务基本盘稳定
- 兽医自考需要什么条件?想自考兽医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
- 中国大规模留抵退税提信心稳经济
- 上游“富足”、下游“吃土” 新能源产业链要分化到几时?
- 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社保基数合规数据连续两年小幅下滑
蚂蚁新动作!理财直播彻底“变了”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 方丽 张燕北一直引领潮流的蚂蚁平台理财直播有了新变化!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蚂蚁平台理 …
消费贷吸引力上升 助推消费“暖起来”
“您好,我们现在有款消费贷产品,月息不到4厘,您近期有资金需要吗?”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接到推销信贷产品的电话明显增多。在贷款“降息”大环境下,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消费贷产品的年化利率最低已降至4%以 …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受青睐 头部私募调研折射选股思路
7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整固,个股结构性机会此起彼伏。头部私募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调研频率居高不下。从调研方向来看,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上市公司频频“上镜”,高景气与基本面修复成为不少 …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赴川渝地区调研中央企业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8月26日消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的决策部署,8月21日至23日,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带队赴国投锦屏一期、锦屏二期水电站,国家能源 …
剑桥科技:股东HK Holding累计减持1.41%股份 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剑桥科技5月19日晚公告,公司于当日收到HK Holding出具的《集中竞价减持股份结果告知函》。截至2023年5月19日,本次减持计划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届满。在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内,HK Hold …
美国人权活动家巴拉卡:自诩“山巅之城”?美国从来就不配!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王雯雯】美国人权活动家、2016年大选绿党前副总统候选人巴拉卡是“黑人和平联盟”的组织者,他经常撰文并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美国的人权政策十分虚伪,对美国国内种族主义矛盾加深、贫富分化 …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
绿城上半年销售规模下滑34%,宣布下调年度销售目标
RIO卖不动了?百润股份2022中报净利大降超40%
新东方在线:2022财年营收同比减少36.7%,东方甄选为主的直播电商分部毛利930万元
西藏五地市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深南电路定增迎来首个解禁日“豪华团队”浮亏约18%
徐自发与格力电器的“甜蜜”与“反目”
数字人民币可用于证券市场了! 证监会正式批复
重磅央行年会前媒体发文:鲍威尔的麻烦是 高通胀的推手持续存在怎么办
思摩尔国际:海外电子雾化行业是海量市场,医疗业务渐获进展
“我没有得到任何提前通知,没有,一点都没有”!拜登称在联邦调查局突袭特朗普海湖庄园之前并不知情
贵州茅台(600519.SH)拟参设两只产业发展基金 首期实缴合计40亿元
蔚来:针对灰熊做空报告独立调查已完成,相关指控无事实依据
贬值迅猛,韩元要步日元后尘?
中美监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中概股审计监管迈出关键一步
债务上限谈判无果而终 谈判代表拟周六再次会面
北新建材43周年,尹自波: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研发工作持续迈向新的台阶
半年净利暴增10倍!西藏矿业绑定“宁王”等战略供应链
24.8元的搜特转债可不便宜
理财公司持续扩容,内控新规落地为19万亿资产筑牢防火墙
新三板三家银行半年报相继亮相:业绩“一升两降” 贷款规模实现全面增长
泽连斯基:将在联大期间提交乌克兰相关议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怎么样就业和深造如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率怎么样?
西北四家上市酒企拼中报:金徽酒营收领跑,*ST皇台能否摘帽成悬念
国内成品油价格“五连跌”落地 卡车司机:成本确实降了,但“还不够”
无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30.27%
大量资金涌入 债基密集“闭门谢客”
上游“富足”、下游“吃土” 新能源产业链要分化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