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园区培育新思路 珠三角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原标题:解锁园区培育新思路 珠三角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我国制造业重镇、小巨人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解锁角加精特珠三角地区正准备加速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日前梳理的园区工信部共三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称重点“小巨人”企业)30强城市榜单,入围的培育珠三角城市有3座,为深圳、新思新广州、速打东莞,造专分别有65、小巨人27、解锁角加精特20家企业入选。园区此外,培育佛山、新思新珠海、速打惠州、造专中山、小巨人江门、肇庆依次有15、5、5、3、2、2家企业进入名单,珠三角合计拥有144家重点“小巨人”企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珠三角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实力、产业根基和创新能力优势明显,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恰好打开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空间;另一方面是珠三角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运作机制良好,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其园区培育等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复制借鉴。
重点“小巨人”占比超95%
从排名情况来看,深圳以6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4;广州入选27家企业,排名第15;东莞入选20家企业,排名第22。在主要城市的带动下,珠三角地区专精特新发展动能强劲,计算下来,珠三角城市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整个广东省的比重达到95%以上。
分析来看,珠三角的脱颖而出,重点在于其经济实力雄厚、产业根基扎实、创新优势凸显。
从GDP情况来看,深圳2021年GDP总量已迈过三万亿大关,达30664.8亿元;广州身处“两万亿”俱乐部,GDP总量为28232亿元;东莞、佛山GDP也在万亿以上。这四座城市在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上也位居珠三角前列。
从产业根基来看,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制造业是最大的产业底蕴和最坚实的发展根基,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上均表现优异。而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势头强劲。
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方向。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深圳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重点“小巨人”企业占50%以上,同时,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行业的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较多。广州重点“小巨人”企业涉及电气机械和材料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众多领域;东莞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新能源、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等行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深圳市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居全国城市第4;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870家,总量居全省第1。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珠三角地区基础扎实、市场环境和运作机制良好,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占据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和关键技术等优势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目前,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已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了近期的数量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专精特新企业区域分布差异大,大多集中在深广莞佛四市,后续应借助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带动其他城市重视专精特新发展。
打开“园区培育”新思路
目前,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正在面临产业链重构的挑战。如何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下转化原有的传统加工制造业优势?如何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推动产业链向更高端方向跃升?这是珠三角的发展难题,但也恰好扩大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潜力空间。
一方面,珠三角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升级。以东莞为例,东莞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梳理发现,东莞专精特新企业在二级行业的分布中,涉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传统制造业,鼓励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也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珠三角引导先进制造业企业锚定专精特新目标。以广州为例,根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广州全市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定在6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医药制造业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同比增长35.6%。从主要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增势较好,而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正是广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分布的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珠三角地区以园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做法成为亮点。
就在2021年底,广州黄埔区成功建设大湾区首个专精特园,计划引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检测等行业。而深圳产业园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宝安区,目前,深圳宝安区已建设88个科技创新园。
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恰好也是当地专精特新企业分布最广泛的区域。梳理发现,广州目前拥有的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2家位于黄埔区。深圳拥有的16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52家位于宝安区,领跑全市各区。
珠三角对于园区培育的重视度在各市相关规划中也可窥一二。东莞今年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集中打造水乡功能区、滨海湾新区、石排镇等市级专精特新产业园,每个产业园为专精特新企业专供产业空间不少于300亩,引进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20家,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需要比较周到的配套安排,园区培育的做法能够为企业解决用地需求、提供融资便利、安排管理咨询等,从而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诞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于珠三角而言,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是挑战也是机遇,珠三角城市应借助专精特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高鑫零售发布2023财年业绩 收入达836.62亿元,扭亏为盈净利润7800万元
5月16日,高鑫零售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3财年业绩报告,收入达836.62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1.77亿元,已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212个城市开出了582家门店。高鑫实现扭亏为盈,净利 …
央行:1—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39% 有统计以来低位
中新财经6月2日电 据央行网站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上缴结存利润,释放长期流动性。两次引导贷款市 …
牵住这个“牛鼻子”,电力“基本盘”就稳了!
5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后,浙江、湖北、湖南等地立即部署相关工作,助企纾困成为工作重点。作为稳经济的关键举措之一 …
晋商消费金融又被监管通报,曾因征信报送问题被约谈和处罚
来源丨国际金融报 晋商消费金融又被点名通报!近日,山西银保监局办公室公布关于部分银行保险机构违反《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情况的通报,晋商消费金融因投诉流程设置等相关内容不合规而被点名。记者 …
- 中国罕王(03788.HK)获执行董事郑学志增持97.7万股
- Chewy盘初涨超15% Q1业绩超预期
- 蚂蚁集团调整董事会:“铁娘子”史美伦出任独董,曾任证监会副主席
- 新品、补贴和价格战齐飞 “6.18”家电市场能否“翻红”?
- 茅台酒股份公司举行2022年度及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 亚洲多国祭“大招”抢客源 旅游业复苏还有多远?
- 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被查,曾任浙江监管局局长
- 与自家CEO意见不一!小摩知名策略师对美股持乐观态度
- 优然牧业:可换股票据转换价调整为每股0.44290美元
- 银保监会发出通知 强力整治保险机构大股东等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套取保险资金
- 快来看答案!下一步货币政策有哪些重要发力点?
- 雷军再出手,联手“宁王”进军光储充检赛道
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人民币汇率能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9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国外汇市场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拥有自主平衡的能 …
知乎10天裁撤超400人,波及商业化等多个业务线
图片来源:图虫记者/姜菁玲编辑/宋佳楠继视频部门多次被曝裁员后,的裁员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席卷了全部业务线。界面新闻记者从多位知乎员工处获悉,自5月20日起,知乎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裁员,被裁人数已超三 …
新一轮公奔私潮起:华商基金7只产品同时增聘基金经理,年内超百位基金经理“改换门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刘渝 深圳报道基金行业再度掀起“公奔私”大潮。近日,华商基金密集发布一系列公告,基金经理梁皓在管的7只基金均增聘基金经理,其中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A/C是一只今年3月 …
险资关联交易迎强监管!
来源:保险报险资关联交易迎强监管!6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强力整治保险机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内部人等关联方通过关联交 …
重庆成立产业投资母基金 总规模达2000亿元
中新社重庆5月19日电 (梁钦卿)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19日在当地成立,资金总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该母基金力争通过放大效应,形成超60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并带动超万亿元重庆先进制造业 …
美团高管:已经在无人配送领域投入220万美元
澎湃财讯6月2日,美团高管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在无人配送领域已经投入接近220万美元,目前总订单量超过70万单。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
i茅台成立一周年,成绩斐然未来可期
沃尔玛一季报利好,警告非必需消费品开支疲软,股价一度涨3%
传奇投资人德鲁肯米勒:十年泡沫终将破裂 投资者该怎么做?
阿联酋在哪里(阿联酋在哪)
太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太学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股东债务拖累,苏南瑞丽航空22.24%股权被强制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