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楼市再出实招大招!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 300万贷款每年可省3000元
每经记者 王佳飞 北京报道
5月20日,期上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降个基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3.7%,稳楼万贷5年期以上4.45%。市再省元
此次1年期LPR与上月持平,出实5年期以上LPR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招大招年经济学家任泽平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对居民房地产贷款降息,期上房贷主要是降个基点5年以上,稳房市,稳楼万贷力争软着陆”。市再省元
对于此次LPR下调,出实5月20日,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5月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下降15个基点,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精准扶持,代表决策层对稳房地产的实质态度和决心,这将大大提振市场信心。”
5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91%,二套利率为5.32%,分别较上月回落26个、13个基点,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本月平均放款周期为29天,与上月持平。
但另一方面,4月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是继今年2月减少之后,年内居民贷款再度减少。
此次LPR下调将一定程度上减轻房贷负担,贝壳研究院举例,如以商贷额度3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LPR下降15个基点,存量贷款客户每年房贷能省超过3000元;对于新贷款人群,考虑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可在LPR基础上下降20个基点,即与4月相比最大降息35个基点,每年房贷节省还款额度约7500元。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本次降息是继今年1月5年期以上LPR下调5个基点后的第二次降息,也是2019年房贷利率换锚LPR之后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事实上此前LPR水平已经处于低位。
在此之前,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都有下调趋势。自2020年4月以来,1年期LPR便是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这一利率水平一直维持到2021年11月。
2021年12月,1年期LPR下调到3.8%,5年期以上LPR依旧维持4.65%。2022年1月继续下调至1年期LPR3.7%,5年期以上LPR4.6%。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人民银行官网表示,下一步政策“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随后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通知,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即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为4.4%。
此后,多地首套房利率水平应声下调。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18日已有天津、青岛、济南、郑州、临沂、绵阳等11城执行的主流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4%,加大对首套住房的支持。103个重点城市中超过60城二套房贷利率在5.2%的水平。
刘丽杰表示:“本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至4.45%,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将调整为4.25%,二套房贷利率下限降为5.05%,后期银行对于首套、二套房贷均有更大降息空间,用于支持住房需求,进一步带动市场交易增长,加快市场修复。稳地产将在稳增长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
陈文静认为,未来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各地普宅认定标准、认房认贷标准等配套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此前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的调整只针对购买普通住宅购房者,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城市调整普宅的认定标准、优化认房认贷标准等配套政策,多个政策叠加有利于放大本次楼市降息效果,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整体来看,当前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市场恢复节奏被打乱,个别城市交易几近停摆,政策改善到市场见效尚需一定时间。而对于疫情影响较小的热点城市,随着信贷环境和调控政策持续加力优化,政策效果有望逐渐显现,购房者预期和置业信心有望逐渐企稳,当前苏州、东莞等城市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预计5月底6月初核心城市市场企稳,但多地疫情反复影响,二季度需求持续低迷,年中市场才完成筑底,下半年缓慢恢复。”
报告: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格局正逐渐形成
中新网5月19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1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其中,行业缩表主要源自民营房企缩 …
业绩早知道:西藏矿业、紫金矿业表现亮眼,天富能源单季净利下滑超九倍
上周末两天两市共家55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其中,000525.SZ)、000762.SZ)和603227.SH)的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增幅超过10倍。601899.SH)实现净利润总额最大,预 …
内存芯片过剩担忧7月升温 三星SK或引领新一轮降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 近年来,芯片的全球供需平衡大受市场关心。进入2022年以来,芯片议题从短缺转移至过剩,周期“换季”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快。自从2020年底以来,内存芯片的涨价周期已持续超 …
中东在全球经济供应链上越发重要 中企看好沙特和阿联酋的投资前景
作者: 钱小岩[ 当谈到中国企业在中东市场面临的挑战时,反映的最多的是税务环境的稳定性以及石油价格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分别占比71%和68%。与此同时,在投资中东过程中及投后管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集中 …
- 石家庄大学生创业(石家庄有哪些大学)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观察:治理更高效 业务更清晰 机制更灵活
- 本周10家公司闯关IPO:箭牌家居拟融资18.09亿元,3家半导体厂商冲刺科创板
- 施卫东任中国船舶总经理 有三家上市公司履职经历
- 传递违规“零容忍”信号 银行间债券市场加强整肃
- 野村:未来12个月澳大利亚经济将萎缩,澳元将进一步下跌
- 经济参考报|“真刀真枪”搞改革 九洲集团迸发新活力
- 4家中小银行“预喜” 银行业半年报可期
- 男童装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懂视生活?
- 比亚迪:目前尚无磷酸锰铁锂研发的有关信息
- 波兰总统:乌克兰承认吧
- 茅台冰淇淋火爆全网,“烧不化”的钟薛高被讨伐...千亿赛道玩家众多,“高价网红雪糕”能走多远?
三分之一昆山台商已撤离?国台办:与事实严重不符
中新网5月17日电 国台办17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有记者提问:近日有岛内媒体报道声称,江苏昆山当地台商有三分之一已撤离,剩下工厂产能大多也已转移出去。请问 …
半年新增268家,超去年全年 今年A股董责险投保率或突破20%
来源:国际金融报今年二季度,董责险迎来投保高潮。《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今年二季度共181家A股公司发布拟为公司高管投保董监高责任险下称“董责险”)的议案公告。加上一季度新增数据 …
被炒到300元的茅台冰淇淋,为啥就没人吐槽是“雪糕刺客”?
来源:商业那点事儿雪糕成了这个夏天最热的话题。钟薛高还在热搜的尾巴上尚未退烧,茅台冰淇淋又因为被黄牛倒卖到百元甚至两三百元,成了”雪糕刺客”中的新贵。7月9日,宣布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分别在杭州、深圳、广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集装箱发送量增长强劲
来源:经济参考报在钦州港东站,一列牵引车在调运集装箱货列7月5日摄)。据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显示,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新增7个铁路服务站点,辐射范围增至14省区市)106个站点,货 …
被曝大规模裁员?刚刚,万达紧急回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6月前万达集团将开启大规模裁员,以降低人员成本。5月20日,万达集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网传万达大规模裁员消息不实。虽然传言得以澄清,但万达系缺钱、成老赖也再次受到外界关注。天眼查A …
人民日报: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
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今日谈)水上设立光伏板,水下进行渔业养殖,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起到遮阳作用、为鱼虾蟹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一些地方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发展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形成生态养殖和发电并 …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
复兴亚洲(00274.HK)委任潘枫为授权代表
茅台恒顺五菱纷纷入局 冰激凌成跨界新宠
加拿大大面积断网 上千万民众生活被打乱
荣盛发展回复深交所:不存在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当输送利益
从超级“零售周”窥察消费,美国经济支柱即将“倒下”?
中美外长巴厘岛会晤五小时 双方均认为此次交流坦诚高效
巴菲特减持猜测引发万亿比亚迪股价大跌 “股神”持股14年回报超33倍
小红书终成字节心病
报告:中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首次追平新车
金山办公深陷信任危机:WPS“辟谣”或混淆公众视线 B端市场增长潜力恐受影响
华硕新款双屏笔记本今天上架:最高i9+RTX 3050 Ti
23家企业试点“常发行计划”,银行间债市持续创新赋能实体经济
84个项目“揽金”2854亿元 西洽会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引来“活水”
打出提质增效防风险“组合拳” 交易所债市加大融资支持助力稳经济
中国车手周冠宇奥地利站完赛,排名第14
网传疑似中考某试题泄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已报警
菜鸟万霖发全员信:启动IPO计划 加快能力攻坚保持创业精神
雪糕何以成“刺客”
两部门发文 支持30城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Apple Watch也要学iPhone, 第8代可能有“Pro”版本
重庆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策发力、商家让利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二次递表缘何被外界认为三闯A股?“加盟依赖症”难解,周六福再闯IPO前途难料
“包邮区”上市银行业绩快报率先披露,净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
vivo Y77今日开售:首发天玑6nm U 支持80W快充
东京迪士尼将提高旺季门票价格
罗永浩公开新创业公司Thin Red Line,目标AR行业
五粮液重磅宣布:分离出全新菌种!能为白酒带来多种风味……
日媒反思安倍遇刺安保漏洞